頭條 車企自研電池,終究是一場夢? 近日,蔚來汽車“買礦”的消息,引發行業熱議。 最新資訊 索爾維推出新型KetaSpire® PEEK用于電機單層電磁線絕緣層 2023年5月23日 ,美國喬治亞州阿爾法雷塔 全球特種材料市場的領導者索爾維公司宣布推出KetaSpire® KT-857,這是一種新型聚醚醚酮(PEEK)擠出化合物,專門為電機的銅磁線絕緣而設計。開發這種定制工程絕緣材料的動力來自于OEM為解決消費者的續航焦慮而向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和800V及以上電壓的電動動力系統邁進。 發表于:2023/6/1 TI 推出增強型柵極驅動器UCC5880-Q1,電動汽車再“續航” 在電動汽車高電壓電源轉換以及電驅動設計中,設計者常常面臨四大挑戰:第一,設計更高效的牽引逆變器;第二,提高功率密度;第三,設計高可靠性的系統;第四,降低系統復雜度。 發表于:2023/6/1 TLVR高壓考慮事項 隨著設計需求越來越具有挑戰性,尤其是在數據中心和AI等低電壓、大電流應用領域,電壓調節器(VRS)的性能改進非常重要。一種可能的性能改進是使用耦合電感[1-4],但最近業界提出了一種類似的方法,那就是跨電感電壓調節器(TLVR) [5-7]。 TLVR的原理圖來自耦合電感模型,但物理行為不同。事實上,耦合電感的簡單模型通常是可以輕松用于仿真以實現正確波形的東西,但它與實際物理行為并不對應。另一方面,TLVR幾乎是由原理圖所示的元件構建,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仿真模型更接近實際系統的物理行為。 發表于:2023/6/1 意法半導體的100W和65W VIPerGaN功率轉換芯片節省空間提高消費電子和工業應用的能效 2023 年 5 月 19 日,中國——意法半導體高壓寬禁帶功率轉換芯片系列新增VIPerGaN100 和 VIPerGaN65兩款產品,適合最大功率100W和65W的單開關管準諧振 (QR)反激式功率轉換器。這個尺寸緊湊、高集成度的產品設計的目標應用包括USB-PD 充電器、家電、智能建筑控制器、照明、空調、智能表計和其他工業應用的開關式電源 (SMPS)。 發表于:2023/5/29 基于變壓器的穩壓器采用靈活的TLVR結構,實現極快的動態響應 對于需要數千安培大電流的應用來說,具有極快動態響應的穩壓器(VR)是非常合宜的。本文介紹基于變壓器的穩壓器,其采用跨電感電壓調節器(TLVR)結構,設計用于在負載瞬變期間實現極快響應。采用TLVR結構的基于變壓器的穩壓器克服了傳統TLVR結構的缺點,提供很大的設計靈活性和極快的瞬態響應,因而輸出電容和解決方案尺寸更小,系統成本更低。文中提供了詳細的實驗結果和案例研究,以展示采用TLVR結構的基于變壓器的穩壓器具備的綜合優勢。 發表于:2023/5/29 Qorvo® 為 1.8 GHz DOCSIS® 4.0 線纜應用帶來出眾性能 中國 北京,2023年5月24日——全球領先的連接和電源解決方案供應商Qorvo®(納斯達克代碼:QRVO)宣布,Qorvo 旗下的 1.8 GHz DOCSIS® 4.0 產品組合又添新成員。Qorvo 的 QPA3314 混合功率倍增器放大器模塊的工作頻率為 45 MHz 至 1.794 GHz,將出色的線性度和回波損耗性能與低噪聲和高可靠性相結合。 發表于:2023/5/24 德州儀器推出碳化硅柵極驅動器,可更大限度延長電動汽車行駛里程 中國上海(2023年5月18日) - 德州儀器 (TI)(NASDAQ 代碼:TXN)今日推出一款高集成度的功能安全合規型隔離式柵極驅動器,助力工程師設計更高效的牽引逆變器,并更大限度地延長電動汽車 (EV) 行駛里程。 發表于:2023/5/18 如何利用超級電容設計簡單的不間斷電源 在許多應用中,電源電壓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持續可用是很重要的。要確保這一點有時并不容易。一種新概念可以為設計極其緊湊的不間斷電源提供一種優化解決方案。 發表于:2023/5/18 英飛凌推出新一代雙通道隔離柵極驅動器IC,提升SMPS設計的系統性能 【2023年5月15日,德國慕尼黑訊】如今,3.3 kW的開關電源(SMPS)通過采用圖騰柱PFC級中的超結(SJ硅)功率MOSFET和碳化硅(SiC)功率MOSFET,以及能夠滿足高壓DC-DC功率轉換要求的氮化鎵(GaN)功率開關等最新技術,使得功率密度可以達到100 W/inch3。PFC和DC-DC的數字控制與出色的柵極驅動解決方案一樣,對于提高能效和增強魯棒性至關重要。為了滿足最新的設計和應用需求,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碼:IFX / OTCQX代碼:IFNNY)推出了新一代雙通道電氣隔離EiceDRIVER?柵極驅動器IC產品系列。 發表于:2023/5/16 Patrizio Vinciarelli 創立 Vicor,解決電源轉換難題 大多數人都知道 Gordon Moore,這位 Intel的 傳奇聯合創始人早在 1965 年就有過著名的觀察:密集集成電路(計算機芯片)的晶體管數量大約每兩年就會翻一番。這個周期一直持續到了今天,盡管這已經接近工程師在近量子層面操縱物質的極限。 發表于:2023/5/16 ?12345678910…?